发布时间: 2021-11-07 18:31:04
汉服体系的重要特征之一是“交领右衽”,衽本义衣襟,右衽指的是衣襟在胸前交叉,左衣襟在右衣襟之上,形似小写y,而左衽指相反的衣襟左掩。
左右衽相关问题曾长期困扰汉服复兴,网络上的一些错误言论对汉服群体进行嘲讽,在部分同袍中造成迷惑。显示人们对此类问题的认知浮于表面和片面,也欠缺正确的科普,有感于此,笔者以此《左衽吟》为题并开头,多年来先后通过系列推文、系列讲座进行阐释和澄清,较为全面地考察左衽现象、左衽涵义及当代研究分析,提出左衽的含义总结和全面认知。
本文为《左衽吟:华夏衣冠民族精神之管窥》论文简略版,约1/7的篇幅,以方便非学术研究的普通网友阅读和传播。
大家在讨论有关左衽问题时,常见的认知和思想误区有:
1)左衽在古代汉服体系中很常见;
2)古代少数民族只穿左衽、不穿右衽;
3)古代少数民族也穿右衽,古人不重视左右衽区分;
4)古代汉族一直给逝者穿左衽;
5)反对左衽只是儒家一家之言;
6)明朝人并不在乎左衽、右衽;
7)左衽是单义词,仅表示衣襟左掩;
8)古人反对左衽是狭隘、偏激思想;
9)服饰史单学科能包办汉服问题研究。
实际研究时还有更多问题,本文仅列举以上9条,显然,澄清以上误区有助于快速、正确地理解左右衽问题。
汉服除要从服饰史学的角度进行研究,考证相关文物等实体资料和相关档案文献外,还应涉及从多角度进行跨学科综合研究。因此考察左衽含义不单从服饰史学科角度,更要考察其历史、来源、辞典、24史、史论、小说、笔记、戏剧、诗词、文集等资料,以及宗教、国外的记载,最后以革命故事结尾,力争从多学科角度厘清左衽涵义。我们发现,“左衽”往往超脱服饰学科而具备抽象的文化与政治含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