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服资讯

说说男士汉服与现代生活

发布时间: 2022-08-21 20:16:43

如今说起汉服,人们大都想到的是裙袂飘飘、华丽繁复的女士汉服,说起汉服出街,马上想到的也是一群美丽的“大明少女”“大唐少女”行走在街头,在我们的印象中,好像“男士”与“汉服”之间的联系很弱,男士在汉服运动中的存在感也比较低,那么男士的缺位会成为汉服复兴的软肋吗?今天,我们就来说说男士与汉服。

说说男士汉服与现代生活(图1)

男士有没有缺席汉服运动?

梳理汉服复兴运动的历程,可以看到在汉服复兴运动的最初,就有一大批男士参与其中——第一个亲手制作汉服的澳籍华裔青年王育良是男性,第一个穿汉服走上街头的人王乐天是男性,为汉服复兴奋斗终身、执笔百万的溪山琴况是男性......尽管如今的汉服运动已经和当初在方式上、形式上有所不同,但在整个汉服运动中,有许许多多的男士曾留下姓名。男士从未缺席这场对民族来说意义重大的运动。

当下男士是否与汉服有距离?

直观上来说,是的。

当下男士与汉服是一种弱链接的状态,汉服市场上,男士汉服销量低迷,汉服活动中,男士的参与率也不高。但这种情况并不是中国独有的。在国外,也有女士比男士更频繁穿着传统民族服饰的现象,比如在韩国的现代婚礼上,女性长辈会穿韩服,但男性长辈还是穿西装;日本经常见女明星身着和服,但很少见男明星有此举动。尽管其他国家没有复兴传统服饰的使命,这与我国汉服复兴的目标有所不同,但这种情况至少能说明,当下男士与民族传统服饰处于弱链接,是一种普遍情况,因此不必把这种话题说成是中国独有。

当下男士为何与汉服有距离?

首先,从汉服本身说起。现在市面上的汉服不论男款女款,大都是华丽繁复的风格,平心而论不是很日常,而且,男士汉服的款式也很简单、粗糙,因此选择一款能日常穿着的汉服,尤其是男士汉服,还是比较困难的。

其次,男士穿汉服是有心理成本的。女士穿汉服水到渠成,因为裙子是连体的,和汉服差不多,但要穿惯了“上下分裁”的现代服饰的男士毫无顾虑地穿汉服,他们总得想一想。其实世界上很多民族的男性都穿裙子的,苏格兰、缅甸、马来西亚......正是因为这些国家的民族服饰未曾中断传承,所以这些国家的男性穿起裙子来没有心理成本,而汉服却曾惨遭断代,因此中国男士穿汉服的心理成本也可以理解。

最后,要归结到大环境上来,许多年来,汉服运动伊始追求的民族意义被大大稀释,相反,娱乐、标新立异的成分大大增加,导致汉服被打上“坑”“圈”的标签,再加上“汉服警察”频频出警,使汉服在一段时间内被妖魔化,这就给很多对汉服不了解男性“路人”留下汉服和JK、洛丽塔一样,是女性专属物的印象,自然而然他们就对汉服产生了距离感。

当下男士如何拉近与汉服的距离?

第一、男士应该充分认识自己民族的传统服饰及其传承,在心理上卸下防备,这就需要我们的宣传呐喊。

第二、可以从礼仪路线开始。既然找出日常的汉服比较困难,那么可以逆向思维,把华丽款、礼仪款汉服市场做大做强。男士至少可以在成年礼、婚礼、毕业礼、重要传统节日等时机穿着汉服。

第三、打破汉服“圈”“坑”的刻板印象,淡化汉服娱乐属性,适当恢复其民族性、政治性含义。汉服不仅仅是“好看”的衣服,也是凝结了无数血泪,寄存了无数忠魂的民族遗产,数百年来,无数男儿“魂魄当在斯衣”。

薙发衣服的时候,男从女不从,但女士汉服没有男士汉服的配套,也逐渐异化、消灭,如今汉服复兴,如果仅仅是复兴女士汉服,我想汉服复兴也会因没有男士汉服的配套而成为跛脚运动。

汉服复兴对我民族来说,是意义深远的大事,这项事业需要全体民族成员的参与,全体,即包括女性,亦包括男性。直白点说,每一个男性民族成员,都肩负复兴汉服的使命,每一个男性民族成员,都应该知晓,汉服复兴需要你的一臂之力。

上一篇 下一篇

继续阅读